今年,在金山石化街道一场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运作机制专题讨论会上,一份物业服务提升的“成绩单”颇为亮眼:黄土裸露地块补种麦冬与草皮逾950平方米、停车位重新划线编号、更新电梯设备、消除草坪灯安全隐患、联合整治楼道堆物与电动车停放……一桩桩民生实事,见证着老旧小区面貌的切实改变。
作为上海市唯一紧邻海岸线的城市社区,石化街道由上海石化生活区演变而来。辖区内46个住宅小区中,95.6%的住宅楼龄超过20年,售后公房和商品房并存,治理难度不容小觑。今年以来,石化街道以“物业提升年”为抓手,聚焦物业服务提质增效,并依托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六面体”工作体系持续赋能,正探索出一条贴合实际、群众认可的老旧社区治理路径。
合力一股绳
破解物业治理难点,关键在激活“三驾马车”协同效能。针对基层社区中长期存在的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等治理堵点,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今年召开了全区首场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运作工作推进会,并全年系统推进机制建设,着力厘清各方职责、打通协同脉络,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从“各自为战”转向“同频共振”。
一系列实践已初见成效——在紫卫居民区,“三驾马车”合署办公模式有效破解了信息隔阂与响应滞后问题;卫清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今年顺利完成2台,另有1台加速推进,啃下了居民期盼已久的“硬骨头”;山鑫阳光城小区创新探索“充电位自治”,打造业主共享产权新能源充电桩新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互补与集约利用;辰凯居民区党总支搭建常态化协商机制,推动物业参与业委会例会,成功解决了商铺消防水源长期缺失的重大安全隐患,补齐了社区安全短板。
难题逐个解
面对售后公房和商品房公房并存的情况,如何精准把脉,开除良方?石化街道的解题思路是:精准协商。紧扣两种类型小区的差异化特征,街道瞄准小区治理中的高频难点与共性堵点,精心组织了两场居民协商工作坊,精准提炼出8个治理核心关键,为破解治理难题找准突破口。
目前,非机动车乱停放、渗漏水维修不及时、物业费调价难3项治理成果已提炼为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绿化养护不及时作为两类小区共有的突出问题也在积极探索特色解法;东岭豪苑、玲桂花苑、新山龙等小区围绕旧梯换新难、垃圾分类精细化不足、物业费收缴难等问题展开试点攻坚,有序推动难题化解。同步开展的“物业费质价双提升”专题讨论会汲取各方智慧,目前已有两个小区启动调价程序。
监督促实效
为确保物业服务提升见行见效,今年4月,街道建管中心还全面启动了“满鑫物业”管理评价工作,成立由分管领导亲自部署,中心主任任组长的“满鑫物业”评价专班,将10名成员分为5组,每月对46个住宅小区开展全面检查。此外,建立石化街道物业达标评价机制,分为7项内容进行量化评价,对于评分较低的物业企业,街道紧盯整改落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治理难题。
监督的“指挥棒”催生了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在紫薇苑、辰凯花苑、东泉二村等小区,电动自行车遮雨棚的安装有效解决了车辆日晒雨淋与乱停放问题;在石化十村、临潮一区等多个小区,新能源车共享充电桩的建设有序推进,缓解了居民的“充电焦虑”;新山龙小区则实施了包括屋面维修、道路修补、高层电梯更换在内的实事项目,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光有外部监督还不够,关键要让治理的“另一驾马车”——业委会强起来。结合金山区党建引领小区物业治理“六力提升”专项行动,街道精心组织了“治家有方”业委会圆桌会,邀请专业律师讲解业委会在决策流程、制度建设、资料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聚焦“业主大会议题设置”“物业合同签订”“业委会信息公开”等常见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切实提升业委会的专业履职能力。
“物业工作没有捷径,靠的是党建引领聚合力,靠的是守住安全底线不松劲,靠的是捧着真心换信任。”石化街道红菱物业总经理的一席话,道出了基层物业工作的真谛。在党建引领下,一套精准施策、监督有力、专业高效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正在石化街道逐步形成,为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注入了不竭动力。
接下来,石化街道还将积极推行住宅小区共治委员会建设,将东泉二村和石化十村作为试点小区,组成涵盖“1+2+3+N”的人员结构队伍,以党建引领下更多的力量凝聚,推动小区物业治理全面提升、更加持久。
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