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记者问到国际刑事法院已对以色列部分官员立案并指控战争罪,是否应追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人的法律责任,国际社会对此呼声很高。对此,中方明确表态: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国始终站在公平正义和国际法一边,反对一切违反国际法、违反人道法的行为,谴责任何伤害平民、攻击民用设施的做法,并支持一切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国际法权威的国际努力。
发言人并没有用简单的“支持”或“反对”来回答是否要追究内塔尼亚胡的个人责任,但从他强调“支持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国际法权威的努力”这句话,可以看出中方的立场并不含糊。文章指出,本轮冲突中发生的暴行全球有目共睹,许多人认为有关责任人应当承担后果;如果这些暴行得不到追究,不仅难以伸张正义,也会让冲突双方的仇恨更深、和平更脆弱。
展开剩余58%在记者会上,中方还就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者对巴勒斯坦人侵害的问题作出回应。发言人重申中国一贯反对以色列在被占巴勒斯坦土地上新建定居点,并提醒有关方面遵守安理会相关立场。鉴于加沙刚刚出现停火、局势仍然脆弱,中国呼吁以方停止任何可能激化矛盾、加剧紧张的举动,并警告不能再犯错误。
文章进一步分析:虽然达成停火是重要突破,但并不等于战争结束,极端势力可能不愿接受停火并主张继续军事行动。即便以色列政府表面上执行停火协议,其真实意图与后续行动仍存在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任何轻视对战争罪责追究的做法,都可能为未来再次爆发冲突埋下隐患。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如果在国际事务中长期出现“干了坏事却不用承担后果”的现象,将削弱国际法的威信,鼓励其他国家或行为体采取更冒险、极端的做法,从而冲击现有国际秩序。文章最后指出,解决巴以问题、实现持久和平并非一蹴而就:要把停火协议真正落实并推进谈判,保障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查清并追究战争中可能的罪行——这些都是长期、艰巨但必要的步骤,否则未来的动荡几乎是可预见的。
发布于: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